干了十几年保安,我也算得上是这小区的“老面孔”了。以前咱们的工作,那真是“两眼一睁,忙到熄灯”,手里对讲机、登记本、一大串钥匙,事儿一多起来,真是手忙脚乱。
自打去年咱们物业上线了那个“住云物业管理系统”,嘿,你别说,我这工作还真发生了不少变化。感觉不像以前那样光靠两条腿和一张嘴了,更像是有了一个得力的“数字搭档”。具体咋变的,我给你细细唠唠。
一、门禁管理:从“认脸难”到“心里有底”
以前的门禁管理,那可是个考验记忆力和体力的活儿。
-
过去的老大难: 业主忘带门禁卡,你得核实身份,到底是真业主还是外来人员?全靠一张嘴问,或者打电话到前台核实。碰上访客多的周末,门口堵着一堆人,解释得口干舌燥。最怕的是有陌生人尾随业主进来,你一眼没盯住,心里就悬着一块石头,得不停地巡逻确认。
-
现在的“住云”新气象:
-
人员分类,一目了然: 现在我的手机上和岗亭的电脑里,都连着“住云”系统。业主基本都用人脸识别或者手机APP开门,畅通无阻。对于访客,前台或者业主直接在APP上生成一个临时二维码,访客在门口一扫,“嘀”一声就能进来。我这边系统会有提示,是几号楼几零几的访客,预计到几点,清清楚楚。
-
可疑预警,主动防范: 这个系统最让我安心的一点,就是它能“预警”。比如,如果有被系统标记为“可疑”的人员(例如之前发过广告、有过纠纷的)试图进入,或者有陌生人在门口长时间徘徊,系统会发出提示音,屏幕上的信息也会变颜色。我就能立刻上前询问,做到心中有数,防范于未然。
-
记录清晰,追溯方便: 再也不用为“昨天晚上谁进来了”这种问题扯皮了。所有的开门记录,无论是刷脸、刷卡还是扫码,系统都记录得明明白白,时间、人员、楼栋信息都有。万一业主家有什么情况需要查证,几分钟就能调出记录,工作起来特别有底气。
-
简单说,门禁这块,我从一个“守门的”变成了一个“管理员”。不用再费尽心思去记每一张脸,而是依靠系统这个“火眼金睛”,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异常情况和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上。
二、停车场管理:从“跑断腿”到“运筹帷幄”
停车场以前是我最头疼的地方,尤其是晚高峰。
-
过去的混乱场面: 固定车辆得手动抬杆,碰上识别不出的,得下车登记,后面堵一串车,喇叭声此起彼伏。临时车要发卡、计费、收钱、找零,忙得不可开交。最麻烦的是找车位,经常有业主开车下来问我:“李师傅,哪儿还有车位?”我只能凭印象指个方向,人家转一圈回来说没有,我也挺不好意思。
-
现在的“住云”高效率:
-
车辆自动识别,畅通无阻: 业主的车牌提前录在系统里,到了道闸前,摄像头自动识别,抬杆放行,一秒都不耽误。临时车自动计时,出场时扫码支付,方便快捷,大大减少了门口的拥堵。
-
车位状态,一屏掌控: 我现在能通过系统后台,实时看到地下车库和地面车位的占用情况。哪个区域空车位多,哪个区域已经停满,屏幕上用绿色和红色标得清清楚楚。当有业主询问时,我能直接告诉他:“B区还有不少车位,您可以直接过去。” 指导车辆分流,停车场秩序好了很多。
-
特殊车辆,精准管理: 对于送货、装修的车辆,业主可以提前在APP上报备,系统会分配临时的通行权限和时间。这些车进来时,我这边有提示,能做到有效管理,避免了它们长时间占用业主车位或者乱停乱放。
-
停车场管理的变化,让我从“来回奔波”的体力劳动者,变成了“看屏调度”的指挥员。效率提高了,矛盾减少了,我和车主的心情都舒畅了不少。
总的来说
用了“住云”这套系统,我感觉工作变得更智能、更规范,也更受尊重了。以前很多需要反复解释、容易产生误会的情况,现在都被清晰的数据和流程化解了。我能把更多时间用在巡逻、帮业主搬个重物、和老人家聊聊天这些体现人情味儿的事情上。
科技这东西,用对了地方,就不是冷冰冰的机器,而是我们保安员的好帮手。它把我们从小区的“看门人”,真正变成了现代化社区的“安全管家”。这工作,干得是越来越有奔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