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邻居们,我是咱小区7号楼的刘建国,今年七十有三了。在这儿住了小二十年,算是看着咱们小区一点点变化的。以前跟老伙计们下棋聊天,三句话离不开“吐槽”物业:楼道灯坏了半个月没人修、物业费交个钱得跑老远、有点啥急事找不到人……那真是,一提起来就一肚子话。
可自从去年年底,咱物业换上了一套叫“住云”的管理系统之后,嘿,你别说,这日子还真是不一样了!我这个一开始连智能手机都玩不转的老头子,现在也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。
头一桩方便:交物业费,再也不用跑腿排队了!
以前最头疼的就是交物业费。每个月那几天,物业办公室门口准排长队,去晚了得等半天。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,站久了真是吃不消。赶上孩子忙,不好意思总让他们专门跑一趟。现在可好了!我儿子帮我在手机微信里找了个叫“住云物业”的小程序,第一次绑定了一下房号,以后每个月快到日子,它自己就“叮咚”一声提醒我。点进去,多少钱写得明明白白,直接用微信支付,一分钟不到就完事了。就跟网上买东西一样简单!再也不用看天气、不用排队,坐在家里沙发上,泡着茶的功夫就办妥了。
第二桩方便:报修,像“点外卖”一样省心!
咱们小区年头不短了,家里水管漏水、楼道声控灯不亮,这都是常有事。以前报修,得打电话,有时候电话还占线。打通了,还得跟客服人员反复说清楚是哪栋楼、哪个单元、几零几,什么问题。我耳朵有点背,经常听不清,急得一头汗。
现在呢?有问题了,我打开那个小程序,里面有个大大的“一键报修”。点进去,不用打字,直接按住说话就行:“7号楼2单元3楼,楼道灯不亮了。”再说清楚点:“就是从上往下数第三个灯。”说完手指一点,就发出去了。最神奇的是,没一会儿,手机就显示“物业已接单”,后面还能看到进度,是“师傅已派工”还是“已完成维修”。上回我家阳台门有点卡涩,报修后半小时师傅就上门了,修好了还在系统里拍了张照片告诉我。这心里,别提多踏实了!感觉就像给物业下了个“订单”,他们就得负责给我“送货上门”解决好。
第三桩方便:有啥事,群里喊一声,物业真能看见!
物业还给我们每栋楼都建了微信群,管我们这片的物业小张就在群里。以前觉得这就是个聊天群,没啥用。可用了“住云”系统后,我发现不一样了。我们在群里说的事,比如“小区花园的石凳有点晃”、“垃圾分类点味道有点大”,小张不光会回复“收到”,还会马上把这些事录到那个“住云”系统里去,变成一条正式的工单。这样就不是随口一说,而是有记录、有人跟进、有结果了。感觉我们说的话真正被重视了,这心里头啊,热乎乎的。
当然了,刚开始我们这些老年人也犯怵。 物业想得挺周到,专门组织了几次培训,让家里的年轻人带着我们来学。小张他们也特别有耐心,手把手地教。学了两回,发现这东西没那么复杂,核心就是“点一点”、“说一说”,慢慢也就上手了。
总之啊,我觉得这个“住云”物业系统,好的地方不在于它有多高科技,而在于它真的把我们住户,特别是我们这些老年人的难处放在了心上。它让办事的流程变简单了,让沟通变得顺畅了,更让我们觉得,物业是真的在想方设法为我们服务。
现在跟老伙计们下棋,话题都变了,变成互相教怎么用手机上新功能了。这日子,越过越便利,心里也越过越亮堂!